fbpx
STEAM 教育 101
By ILK Post
February 17, 2023

STEAM教育法被比喻為引領未來教育的「趨勢」。用3分鐘看畢這篇文章,ILK Team為你完全拆解STEAM教育的10個重點:

1. STEAM 教育的起源

近年香港教育,開始引入及應用STEAM 教育,但大家對於STEAM 教育的起源及發展史,又知多少?

STEM、STEAM 起源美國,直到今年,STEAM 在美國已不僅只是一種教育方式,更是下一個五年國家競爭優勢的發展方向。

短短數年內,美國由大力提倡STEM ,變成發展 STEAM,是基於什麼原因?

其實STEM的由來,是源於是美國為了檢討其基礎教育方向而提出的新觀點。政府留意到國家在理工科方面(Engineering) 漸漸呈現弱勢,因而提出這個政策。2015年時,他們亦觀察到納入「藝術」(包括:舞蹈、戲劇、音樂和視覺藝術) 到教育體系之中亦非常重要,於是正式介紹「STEAM教育」。

2. 傳統教育 vs. STEAM 教育大不同

小朋友成日坐唔定?讓他們背書又很有難度?

究竟是小朋友個人問題,還是教育方法出了錯?

美國政府在8月宣布開始提倡STEAM 教育。這種近年相當受歡迎的教育方式,和香港傳統教育有什麼異同?

我們從五個範疇出發,分析及探討比較兩種教育方式,包括 :

  • 課程設計
  • 評估方式
  • 老師定位及教學模式
  • 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
  • 學習環境

3. 𝗦𝗧𝗘𝗔𝗠 教你「玩」住去學習

STEAM教育的其中一個要點,就是放手讓孩子「玩」住去學習。所謂「玩」,是指「勇於嘗試,樂在其中」,把每一個新的嘗試都是為遊戲,不怕犯錯。透過勇於嘗試,打破「對錯 」的思維,才能真正做到寓學習於娛樂。

密契爾.瑞斯尼克(Mitchel Resnick)推出的兒童程式軟體 Scratch,就是其中一個最好的例子。Scratch 讓孩子學習設計屬於自己的遊戲,程式設計不再是專業程式員才能涉足的領域。小學生都可以透過圖形介面,從遊戲學習程式語言。

4. STEAM 可以培養孩子的...

常常說STEAM教育是一個大趨勢,是教育的未來方向,到底STEAM 可以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呢?

STEAM教育透過專題學習,強調動手做和解決問題來培養孩子內在的綜合能力,包括:「探究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創意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

同時,在專題探究的過程,必定會經歷失敗。STEAM鼓勵孩子在在失敗後再構思和修正方法,再接再厲,嘗試和探索直到成功,這種教育方法會培養孩子的耐性、意志力和承受挫敗能力,學習對自己負責任。

5. STEAM 教育是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上文探討過STEAM教育能培養孩子內在的綜合能力。那麼究竟是怎樣培養的呢?

在這個科技化的時代,作為家長,我們也不會牢記所有事情或知識-動動手指頭╴簡單一個Google Search 就已經可以找到答案。就例如炒菜一樣,我們不需要知道整個煮食過程,可以簡單上網搜尋,逐點跟隨食譜步驟,輕鬆完成美味菜式。同樣道理,我們又為何要求小朋友死記硬背?

STEAM 提倡讓孩子:

  • 動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項目
  • 動手完成和生活相關的項目
  • 學習各種學科以及跨學科的知識
  • 融合數學、藝術和科技:讓孩子在數學的邏輯基礎下,利用手工藝和藝術美感等,來學習科學與科技的知識。

小朋友藉此找到學習的樂趣,就能更為享受學習過程,於日常生活當中盡情利用所學知識!

6. S for Science - 科學是什麼

科學並不一定要到實驗室做實驗,才算是學有所成。其實每個小朋友與生俱來,都是一個自然科學家。

科學這個範疇包括:

1. 觀察  

2. 形成問題  

3. 預測結果 

4. 設計 

5. 進行實驗 

6. 討論結果 

若小朋友到沙灘堆起城堡,其實他們都會經歷以上所有步驟。嘗試興建屬於他們的城堡,並在建立過程中,觀察並模仿其他城堡結構,來嘗試並反覆修正設計(如水流、高度等元素),逐步實驗並建構自己的作品。

7. T for Technology: 從滑板看科學

每當談到科技時,大家第一時間都會聯想到電話、電腦、大數據等名詞。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種種人工構建物件,亦是科技的一部分。

科技在孩子眼中,又是怎麼樣的呢?

剛過去的東京奧運會,滑板作為其中一樣新項目,受到世界矚目。滑板作為一種較新興運動,選手自然都較為年輕。最後金牌更由13歲的日本小妹妹奪得,成為奧運史上最年幼的金牌選手。而滑板這項運動中,其實涉及很多科技的原理,例如: 

  • 配合上人體運動理論和巧妙的力學原理
  • 把人的扭動能量的一部分轉化為動能,使滑板前進
  • 用S線前進來保持平衡
  • 滑板靠地面摩擦力作為前進的驅動力
  • 上下斜坡,需要控制重心腳的擺位
  • 衡量在高空如何做高難度轉身動作

下次在擔心孩子花太多時間玩耍時,不妨多留意他們看待玩具和遊戲背後的邏輯推論,說不定更能啟發科學知識的學習。

8. E for Engineering :從LEGO®看工程學

一聽到工程兩個字,大家都會聯想到軟件工程、電子工程、建築工程等領域。這些名詞聽起來都感覺和數字環環緊扣,令人聞之色變。

其實工程學科除了運算,考慮的元素包含物料、設計、製作過程和建造細節。學習工程知識能夠令孩子更容易理解事情的結構和原因。

老少咸宜的LEGO®就能由工程角度,訓練孩子的:

  • 從設計訓練創造力
  • 從合作創建訓練團隊精神
  • 從共同目標提升溝通能力
  • 從顏色配搭提升藝術美感
  • 從不同聲音學習接納意見
  • 從多次失敗提升解難能力 

下次考慮購買玩具時,不妨選擇多樣化的智力遊戲如LEGO®,培養小朋友成為小小工程師,提升他們的邏輯思維。

9. STEAM = STEM + Arts:從藝術啟發創新及創意思維

思維決定行為模式,而創意思維對於整個STEM教育來說都很重要。

試想像如果科學家、技術開發人員、工程師和數學家當初沒有具備創新及創意思維,研發不同科技產品,現在大家都不可能在電腦、手機或平板上看到這篇文章:我們或許還會停留在「大哥大」的年代。

那藝術對於小朋友的學習又有什麼影響?

  • 藝術的核心是主動性和自我啟發性
  • 藝術是感官探索,能刺激小朋友多方面感官
  • 藝術包括:音樂、繪畫、畫畫、戲劇
  • 家長能從藝術中認識小朋友的內心世界
  • 塗鴉是小朋友懂得閱讀或寫作前的表達方式
  • 創意藝術已被認證能支持認知發展及提升自信

藝術是啟發小朋友創意及主動性重要的一環。今天開始,學習從藝術了解孩子的思維行為模式吧!

10. 𝗠 𝗳𝗼𝗿 𝗠𝗮𝘁𝗵𝗲𝗺𝗮𝘁𝗶𝗰𝘀:從乒乓球看數學

1+1=2, 2+2=4,  3+3 等於...?

其實數學又點止加減乘除咁簡單,還包含一個人對數字和運算、測量、圖案、幾何和空間感的認識! 

舉個簡單例子,乒乓球大家應該都有玩過。但你又知不知道,從悉尼奧運後,乒乓球的直徑已從38mm 改成 40mm?

加了2mm到底有何分別?

究竟是38mm,還是40mm球速更快?

答案的推算過程是:

  • 38mm 球的半徑較低,質量較低
  • 38mm 球動能的公式是 K.E. = 1/2mv2 ,能量較低,總體速度應該較低
  • 但,38mm球半徑較低,能減低風阻,風阻越低,速度越高
  • 空氣阻力是減慢乒乓球速度的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到頭來,還是38mm球速更快!

學習數學不限於書本。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都有很多機會一直探索數學,如開始會叫「多點」或「少點」、形容形狀、排序、體積或距離,就表示他們開始對數學有認知了!

想開始應用STEAM教育法? 歡迎各位家長瀏覽ILK Learning的 課程目錄 尋找最適合小朋友的課程!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 請即在WhatsAppFacebook或者Instagram上聯繫我們。

相關課程:

Categories : Blog, STEM
Tags :
Other Posts You May Like...
Friendly team, standing by always!

Fill out this contact form so that we know how we would help!

Office Details

Entrepreneurship Centre, Level 5, Core F, Cyberport 3, 100 Cyberport Road, Hong Kong

Tel : 852 6919 2589

Get In Touch